【2022-09-27】
简直就是一群演技教科书在现场教你“戏该怎么演”对不?结果,我昨天早上看完,只能给它5.5分。
不知道大家听过木桶理论没有,一只木桶所能容纳多少水,由它最短的那块板子决定。
而《心理罪》这部电影,最短的那块板子,不在哪位演员,而在整部电影的编排布局、制作思路。
众所周知,雷米所写的小说《心理罪》,之所以被捧为“十年来最经典的犯罪IP”,因为它的重点,在于通过心理侧写,模拟犯罪动机,从而找到罪犯。
在观众对通过“侧写”来寻找凶手这种破案逻辑,并不陌生的前提下,这回电影《心理罪》,是如何让方木来展示“心理画像”这种侧写能力的呢?
大段大段的台词,直接把方木脑内,那些原本应该精彩无比的推理过程,给消弭了。
甚至,方木在分析凶手心理时,台词当中还有这么一句:“你的内心渴望鲜血,你的皮肤在燃烧”。。。
然而,这个花了不少钱搞的特效,依旧对如何描述方木的颅内高潮表现出了能力不足的遗憾——
因为方木的所谓“自我侧写”就是上面的画面:在盗梦空间差不多的这么一个地方,方木的朋友们,轮番出来跟他SAYHI。
作为一部以“侧写”为主题的犯罪题材电影,《心理罪》竟然需要台词来支撑而不使用电影最重要的语言:画面。
尤其当大量依赖台词的前提下,演员极其需要有操控台词,通过台词来调动情绪表达人物内心情感的能力。(这方面要推郝蕾)
其实,整部电影改动最大的,不在于把《心理罪·画像》当中最血腥的案件去掉,而换成以“血牛奶”来做文章。
我们很难在电影里表现他在之前发生了什么故事,但我们将他设定了他是孤儿,或者天性孤僻,但他外表要张狂,足够嘚瑟。那在遇到案情的时候,他也是单纯和真诚的。后面遇到了所谓的劫难,他要超越自己,这样他才能进入到小说中人物的那种状态。”谢东燊。
这部双男主的电影,选用李易峰,来跟廖凡对戏,先天就有气质太阳光不贴近原著人设的不足,那怎么办?就要改变两个男主的人设。
所以方木变成了阳光冷血的自负型天才。而廖凡演的邰伟,则变成了实干型的热血老警察。
李易峰做的反应,跟他在《麻雀》当中,被张鲁一揪着脖领子壁咚那段,几乎一样:
开头,那段不短的游乐场追捕,除了让两位男主邂逅之外,没有其他功能,属于浪费笔墨,其实更适合放在闪回里,在邰伟记忆中出现一下就行。
中间,方木跟女友恋爱、以及女友大段跳舞的戏份,整一个青春片的画风,让我出戏到了《栀子花开》。
刑侦片拍着拍着就变成青春版李洛克联袂苏格兰场花大战邪恶吸血鬼了,有没有?
还有最后,方木把针剂打到大魔王的血管里,让不少人摸不着头脑:你们不是在搏斗吗?为什么要帮大魔王变强?
这里其实方木有句台词的:“要让他自食其果”!是被导演剪掉了,导演说:“不想说得那么明白”。。。你看,果然很多人领会不了。
“因为要保证篇幅嘛,不想破坏节奏,所以就只加了一点点文艺的气质,还是要符合商业片的规定动作。”
这个角色在片中,完全就是“猪队友”的人设,每次都在千钧一发的时候来搅局。
导演说:“在女性角色上我们就不能比例过多。多了就显得好文艺了......会拖慢节奏。”
作为“张艺谋第一副导演”曾拍过两部评分还不错的文艺片:《冬至》、《与你同在的夏天》。
是《小时代3、4》、《坏姐姐拆婚联盟》,廖凡和汤唯那部很尬的爱情片《命中注定》。
事先预计能有8亿票房的《建军大业》,如今还不到4亿票房,就恰好说明了这一点。